热点搜索: 医学影像   脑CT   最新动态   腹部影像学  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年会投稿 > 详情内容

医学影像科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

作者:史朝霞 张宁 发布时间:2015-6-12 浏览次数:2905

“PDCA”是“plan、do、check、action”四个单词的缩写,即“计划、实施、检查、总结”。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,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,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。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,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,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,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。
   医学影像科一般的工作流程大致为,首先患者来到医学影像科进行登记产生一个检查号,根据检查部位分配进入检查室;然后由叫号系统按照顺序呼叫病人进入检查室,此环节需检查医师认真核对病人信息以防产生被检者的错误、检查部位的错误,也是影像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;接着检查后的图像一是传入PACS,二是通过胶片打印系统排版打印;最后传入PACS的图像,诊断医生会浏览图像写出诊断结果。每一步骤的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的,而每一步的小小的失误,都会造成一系列错误的后果。
    PDCA计划制订阶段(P):包括所开展工作的目标,人员组织分工,设备、物质的准备,技术方法、步骤,控制质量的具体方法,判定质量的标准和管理检查的项目及方法,同时考虑可行性、科学性、稳定性、定量性 、严肃性。
    质控管理阶段(D):按照计划,逐步落实具体工作,形成惯性运动。
    质量检查阶段(C):将实施与计划相比较,了解进展情况,发现失误,找出原因。
    总结处理阶段(A):就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,加以纠正,防止重复出现,不能解决的纳入下一轮。PDCA循环,在P阶段制定相应的解决计划,达到不断提升的目的。
    医学影像学科具体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应有细节的管理。以CT室工作为例:首先计划(P),根据需要检查的部位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,选取病人的检查信息,选择合适的检查条件,扫描方法等;实施(D),病人进入检查室,摆放体位、嘱病人注意检查时注意事项、扫描、显示、传输及打印;检查(C),以CT图像质量和诊断需要的评定标准对其进行考核 ,找出扫描中的问题和原因;总结(A),处理检查结果,总结经验教训,指导下一次检查,避免差错事故。
    在医学影像科的质控小组层面,由科室主任负责,技师长和科室高年资医师、技师组成,成员也可以根据着重点不同进行调整。P计划:制定计划,明确质控成员职责、质控分析、反馈机制; D实施:对照质量管理制度,查缺补漏,完善、补充相关记录,按每个周期逐步完成;C检查:明确质量控制效果,每个周期考核,质控评分落实到人,绩效挂钩;A总结:.对每个周期的工作进行检讨与改进,点评考核结果,分析反馈,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方案。
    PDCA循环是环环相扣的制约环,其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可促使医学影像科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。PDCA使质量管理变得实在,有条理,便于执行、延续,执行人员轮换,工作程序不变。




用户评论


点  评:

用户名:  密码:


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。
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。
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。
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。
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。